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工作办公室《关于2018年武陵区“社区文明”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》
常武文明委〔2018〕4号
2018年武陵区“社区文明”实践活动
实施方案
为进一步深化“文明武陵 从我做起”实践活动,巩固“社区文明”创建成果,提升社区文明素质,打造邻里守望共建共享的完美社区,根据《关于开展“文明武陵 从我做起”主题活动的实施意见》(常武委〔2016〕12号)文件精神,特制定本年度“社区文明”创建活动实施方案。
一、活动主题
“邻里相守望·文明进社区”
二、实施范围
全区14个乡镇(街道)的102个社区(含2014年划入的16个村改社区和2016年划入的11个村改社区)。
三、工作要点
(一)强化社区文明阵地建设。一是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日常管护,规范社区挂牌,打造文明高效的社区服务平台;二是加强社区环境形象维护,规范小区垃圾清扫、车辆停放、烟花爆竹燃放等问题,营造和谐美丽的社区环境。
(二)培植“邻里守望”社区文化。在小区楼栋、楼道等醒目位置设置睦邻文化宣传栏,以诗歌、标语、短文等形式传递邻里友爱、邻里互助的文明理念;在社区举办“道德讲堂”,以“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”为主要内容,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形成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社会风尚。
(三)开展“邻里守望”系列活动。一是开展邻里相识相知活动,以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为契机,举办社区“邻里节”,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、楼道茶话会、邻里百家宴、社区趣味运动会、社区文艺广场演出等形式,促进小区邻里相识相知,增进邻里友谊。二是开展邻里“暖心行动”。组织社区退休老党员、老教师、老干部、老专家组成志愿服务队,为社区留守儿童、五保户、困难家庭及高龄空巢老人、孤寡老人送去关爱,帮助解决生活困难。三是开展邻里“公益行动”,依托社区已有的志愿者队伍,发动小区邻里,积极参与到社区礼仪文明、网络文明、交通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来,对社区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。四是推动邻里“移风易俗”,倡导邻里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,组织召开党员和居民代表会议,修订居民公约、成立红白理事会、制定婚丧操办章程、签订承诺书等措施,有效破除陈规陋习。
(四)推进社区文明载体培育发展。一是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,鼓励社区老党员、退休教师、律师等专业性人才组成专业化社区社会组织,整合社区内已有的志愿者队伍、兴趣小组,指导其备案登记,实现规范化运行。二是创建社区文明服务品牌,聚焦社区“一老一幼”两大群体,因地制宜,紧扣需求,完善四点半学校、家长学校等服务品牌,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将阶段性文明创建成果发展为持久性服务品牌,探索建立多样化的长效服务机制。
四、实施步骤
第一阶段(2018年4月)宣传发动。各乡镇(街道)组织召开社区文明创建动员会,学习社区文明创建相关文件精神,安排部署创建工作,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第二阶段(2018年5月-2018年11月)全面实施。各乡镇(街道)指导各社区对照《2018年武陵区“社区文明”考评细则》(附件一)认真组织落实。每季度由各乡镇(街道)对本辖区内的社区进行打分排名,将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作为评判成效的重要依据和考核指标。区社区办对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汇总,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全区通报排名。
第三阶段(2018年12月)申报评选。全区每年拟评选10个区级社区文明先进单位。由各乡镇(街道)根据各社区全年社区文明考核综合排名情况,推荐1-2个社区,区社区办结合平时抽查及年底检查情况进行初审,报区文明办审核授牌。
五、工作要求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乡镇(街道)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,成立创建工作机构,明确责任分工,扎实有序推进,形成领导有力、分工明确、落实到位的良好工作格局。
(二)强化舆论宣传。充分运用电视、报刊、网络等各类媒体及手机报、政务公开宣传栏等平台,广泛宣传社区文明创建活动的新进展、新经验、新成效,特别是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。
(三)做好信息报送。各乡镇(街道)要结合实际,指导各社区加大创新力度,培育工作亮点,形成活动经验。并及时有效地将活动信息以图文形式报区社区办。联系人:熊祎,联系电话:0736-7300067。
附件一:2018年武陵区“社区文明”考核细则
常德市武陵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
2018年4月25日
附件一:
2018年武陵区“社区文明”考核细则
项目 | 考评内容 | 考评标准 | 考核方式 |
阵地建设 | 基础设施 | 1.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制度,“一站一园一场七室”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护良好、使用得当;(3分) 2.社区服务大楼设有轮椅通道、扶手、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,管护良好;(3分) | 审核资料 实地暗访 |
标牌悬挂 (5分) | 1.社区机构标牌、工作站大厅窗口指示牌、社区功能室标识牌规范悬挂;(3分) 2.社区党总支、居委会、工作站工作职责及制度规范上墙。(2分) | 实地暗访 | |
环境卫生 (10分) | 1.制定完善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,小区内日常保洁经常、有序;(3分) 2.倡导“垃圾减量分类”,生活垃圾定点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定时清运;(3分) 3.居民宿舍、食堂、办公楼等环境面貌干净整洁,社区内无乱扔乱吐、乱贴乱画、乱堆乱码,乱搭乱建、乱停乱靠、乱晾乱挂现象,无损坏花草树木现象。(4分) | 审核资料 实地暗访 | |
| 睦邻文化 (2分) | 在小区楼栋、楼道等醒目位置设置睦邻文化宣传栏,以诗歌、标语、短文等形式传递邻里友爱、邻里互助的文明理念。(2分) | 实地暗访 |
诚信文化 (2分) | 设立诚信文化宣传专栏,以诗歌、标语、短文等形式讲好的诚信故事。(2分) | 实地暗访 | |
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宣传(2分) | 在社区电子显示屏、橱窗展板、小区内部、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显著位置展示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、“讲文明树新风”、“市民公约”等宣传内容。(2分) | 实地暗访 | |
精神文明创建宣传栏 (2分) | 设立“精神文明创建”宣传专栏,每季度更新一次,每期有文明城市创建内容。(2分) | 实地暗访 | |
移风易俗 (2分) | 按照《关于印发<关于在武陵区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工作方案>的通知》(常武文明办〔2018〕5号)要求,通过召开党员和居民代表会议、修订居民公约、制定婚丧事宜操办章程等措施,有效破除陈规陋习。(2分)凡发现一例家庭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,其所在社区扣0.5分,扣完为止。 | 审核资料 | |
睦邻活动 | 邻里互助 暖心行动 (8分) | 1、关爱留守老人、空巢老人。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空巢老人送餐、做饭、打扫卫生、帮助购物、陪同就医等暖心服务;(2分) 2、关爱留守儿童。招募“爱心妈妈”、“代理家长”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关爱;提供电话、电脑等设备,让留守儿童定期与父母通过电话视频进行亲情互动;利用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、妇女儿童之家、校外儿童之家、校外活动场所,心理援助站等,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、托管服务等;(3分) | 审核资料 |
邻里相识 相知活动 (6分) | 通过发放邻里联系卡、社区服务卡,举办楼道茶话会、邻里百家宴、邻里卡拉OK演唱会、社区趣味运动会等形式,吸引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,密切邻里关系,增进邻里友谊(6分)。 | 审核资料 | |
邻里文化节活动 (6分) | 结合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组织社区文艺志愿者,以发生在社区的邻里故事、身边感动人物、优秀志愿者事迹为题材,自编、自导、自演文艺节目,通过文艺的形式引导群众培育勤劳节俭、崇德向善、遵德守礼、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。(6分) | 审核资料 | |
其他文明 活动开展 | 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 (8分) | 1.社区工作人员着装简洁大方,用语规范文明(说普通话),服务热情周到;(3分) 2.充分利用居民学校、文化场馆、道德讲堂等平台,通过专题讲座、礼仪示范、知识竞赛等方式,向社区居民传播文明礼仪知识。(5分) | 审核资料 实地暗访 |
网络文明进社区活动 (8分) | 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,利用微信群、QQ群等网络媒体,积极引导网络文明,重视网络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,积极引导网络舆论,共同构建积极、健康、文明的网络环境。(8分) | 审核资料 | |
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(8分) | 1、设立“远学雷锋 近学田工”志愿服务站,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,发展志愿志愿者队伍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;(2分) 2、积极参与社区“文明交通我劝导”志愿服务活动,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上街对行人、非机动车、机动车的违法及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。(6分) | 审核资料 实地暗访 | |
道德讲堂进社区活动 (6分) | 按照“有场地、有活动、有效果、有档案”的“四有”要求,每半年开展一次“道德讲堂”活动,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。(6分) | 审核资料 实地暗访 | |
文明 载体 (15分) |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(8分) | 引导社区老党员、退休教师、律师等专业性人才组成专业化社区社会组织,对社区内已有的志愿者队伍、兴趣小组进一步整合,进行备案登记,实现规范化运行。(8分) | 审核资料 |
社区服务品牌创建 (7分) | 按照“一居一品”工作要求,聚焦“一老一幼”两大群体,结合实际,创立各自服务品牌。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品牌制度,并探索建立多样化的长效服务机制。(7分) | 审核资料 |